本店: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向畑町17 Tel:075-712-0333 AM11-AM12
河原町三条店:京都市中京区河原町通三条上ル恵比須町435番地2ヒジカタビル1F Tel:075-251-030 AM11-AM3
http://www.kairikiya.co.jp/kodawari.html
坦白從寬,本人眼瞎得厲害,最初以為這家叫「魅力屋」這樣(搔頭)
注意到魁力屋,是從默默發簍已久的京旅人臉書中見著
把京都當第二個故鄉的她,吃遍多少京都滋味,卻對魁力屋每日限定的九条蔥拉麵念念不忘
孤狗之後,發現源於北白川的魁力屋,評價還真是好
分店雖不少,但口味有hold住
自伏見稻荷大社返回京都市區,決定就近在三条店感受魁力屋的魅力(no pun intended)
自京阪電車祇園四条站步出,行經鴨川
吃不起川床料理,看看也過癮
往三条方向行進時,發現名單裡來自大阪的鬆餅強店elk最新京都三条分店
北歐路線裝潢不哩啊假掰,很好我喜歡,罷特!
這天是要吃拉麵來著的,毅然繼續前行
前一天跑跳河原町時,魁力屋排隊人龍還不少
這天六點半前抵達,順利入內,七點離開時,隊伍已成形
經過幾次試驗,我倆一致認為日本人下班的晚,遊客跑跳的也晚
若能在6點前抵達排隊名店,多半能輕鬆入內
店內空間清爽,數張吧台座及四張方桌區
容納幾組客人及散客數位也就差不多了,難怪用餐尖峰非排隊不可
魁力屋有四種湯頭可選擇:醬油、味噌、鹽味及香濃湯底
價位在800-1000円之間,甚至比有些台灣拉麵便宜
螢幕前的你你你跟你曉得為啥我不在台灣吃拉麵了吧(攤手)
咕注文了醬油蛋拉麵,我把重點放在九条蔥,思考片刻,點了味噌口味
見著偌大的台灣字樣,一整個興奮,也很好奇何謂台灣拉麵?
嗯嗯嗯說是有大蒜跟韮菜,壞有這些元素就是台灣口味呢?(沈吟)
整壺冰水放桌上,非常貼心
邊喝冰水邊研究謎樣的台灣拉麵,注文的餐點很快登場了
(↑味噌九条蔥拉麵,含稅950円)
泥砍砍泥砍砍這小山高的九条蔥多麼令人心花怒放!
份量滿點,清脆度也是沒話說的好,給我一盆也能吃得完
拉麵精髓,首重湯頭,喝一口,有嚇到 - -
怎麼可以如此濃郁卻又爽口無比!
還有那看來油膩膩的背脂啊啊啊其實一點都不油,就是香濃
連不太喝湯的我,都開心飲盡最後一滴甘露
偏好厚實Q彈的粗麵多些,魁力屋用的是細麵,初嚐美賣,但吸飽湯頭後勁道就少了點
喜歡口感路線的朋友記得要求麵煮硬些
給牆上小海報的辛字吸引了注意力
原來除了桌面上蒜、蔥、醃黃瓜等近十種醬汁調味料,還可以跟工作人員索取辛味噌
看那辛字寫得恐怖,不敢放肆,先舀了匙試試 - -
完全OKDER!(花輪式撥髮)
不只辣度,還有香氣,嗜辣的朋友不妨嚐嚐
(↑特製醬油蛋拉麵,含稅810円)
根據官網,魁力屋的醬油拉麵是店家嚐遍京都拉麵老字號,以數種醬油加上嚴選日本雞熬煮而成
品嚐時哪知道這些,只曉得那豆釀的甘甜,真美,毫無死鹹
除了令人驚豔的湯頭
從凝脂般的溏心蛋、細嫩的薄叉燒、到爽脆的酸筍干,都是水準以上的好味道
不是拉麵魂,但這是繼一蘭之後覺得啊啊啊拉麵真美妙!(雙手捧頰)
完食心得:
濃郁vs.清爽,看似衝突的元素,卻能攜手合作成一碗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拉麵
京都出身的魁力屋,果然不同,唯一能挑剔的就是麵的硬度
正這麼想的同時,坐在吧台前的客人起身,赫然發現麵條硬度及背脂份量都可以量身訂做,無須加價,醬 - -
下次就來碗麵硬背脂多的香濃九条蔥拉麵唄!
旅程第四天,開始了一個人的hostel hopping
跟咕道別後,為了尋覓後段旅程預定造訪的犬貓人二店,開始漫步河原町
就是這家店!讓我決定改變主題,來個御幸町散策
跟新京極商圈所在的寺町通不過一街之隔,御幸町跟以年輕人為主的寺町通完全不同
簡直像濃縮了整個京都一般的奇幻多元
帥師傅蓄鬍梳油的和洋復古理髮廳頭對面
竟是昭和到不行的小酒舖
可以有和風滿點的食堂、現代前衛的眼鏡行
也有英倫路線服飾店、歐陸開放式咖啡小餐館
可以有約莫三層高積木般可愛精巧的教堂
也有台灣人十個有九個走不進去的京番菜(京都家常菜)料理(噗)
走啊走,從四条走到三条
意外見著久聞大名但一直沒有勇氣探訪的廢墟系咖啡館Café Independants及其所在的1928大樓 - -
西滴!這幢大樓確實建造於昭和三年1928年
原為大阪毎日新聞社京都支局使用,現在則是複合式藝術展覽空間
近一小時的漫步,懷著挖到寶的興奮,是時候開始一個人的民宿時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