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洛匠
京都市東山区高台寺北門通下河原東入鷲尾町516 AM9:30-PM6
低消每人一樣商品 Tel: 075-561-6892
http://www.rakusyou.co.jp/index.htm
京都之行的和菓子涼品店筆記列了幾家老店:
鍵善良房、文の之助茶屋、茶寮都路里及洛匠
耳聞以抹茶聖代為招牌的都路里老是大排長龍,沒那麼愛抹茶,沒動力為它排隊
最感興趣的當屬有庭池大鯉魚可拍的洛匠
於是乎,離開岡本織物後,開始了以位於高台寺附近的洛匠為目標的散策
首先從知名的二、三年坂開始
日文「坂」,就是坡,當年福山雅治紅遍半邊天的櫻坂指的就是櫻花綻放的坡道
二年坂建於大同二年(西元807年),故以年號為名
建於大同三年(西元808年)的產寧坂,又稱三年坂
當時清水寺入口仁王門前,奉有祈祝安產的「安子觀音」
加上日文「產寧(平安生產)」與「三年」發音接近,故名產寧坂
觀音像已於明治末期移至清水寺境內的子安塔,但產寧坂的名字仍流傳了下來
斑駁的石階,就著兩側古樸的建築,即便遊人如織,還是透著幽靜的美
別以為這張照片白平衡沒調好!
這株櫻花可是貨真價實的黃綠色,名為「御衣黃」
源於其淡雅的黃綠色近似皇族服裝色調,聽說咱們阿里山上也有,罷特!
私以為它的顏色,真的,嗯,很髒妙…
還是粉嫩的櫻花比較對眼
行走巷弄之間,赫然窺見京都東山區地標 - -八坂五重塔,立馬決定追它一追
途中見著舞妓變身,連日本大嬸都想跟假舞妓拍照,ㄆㄤˇㄆㄤˋ當然不落人後
東彎西拐,終於來到八坂塔前
樓高46公尺的八坂塔相傳是1500年前聖德太子夢到坂神諭而蓋的五重塔
塔內收藏佛舍利,命名法觀寺
經過多次祝融之災,現在的塔身建築是西元1440年由幕府將軍足利義敦重建
其實可以入內參觀的,要四百頭羊便是,還是當個到此一遊的觀光客就好
猜猜這紅色的東西是啥?答案揭曉:我敢發誓是猴子無誤!
本來期待在奈良邂逅,卻意外在京都見著
名為身代猿(身代わり猿)的象徵物源自奈良庚申堂
現僅在奈良及京都八坂庚申堂一帶見得到
庚申堂歷史可追溯至平安時代(西元八世紀起)
當時日本道教盛極一時,許多寺院設有庚申堂,祭拜別名「庚申爺」的青面金剛
赤紅身子、頸背印有咒語的身代猿,作用在於為人去除災厄,即「身代」
日文的猿(saru)音近「去る」,猴子的形象就這麼給安上了
比起身代猿,大家對日本北陸高山飛驒知名的猴寶寶(さるぼぼ)應該更有印象
其實猴寶寶就是飛驒工匠於奈良時期前來協助建設廟宇時帶回、發揚光大而來
可惜啊!
當時不曉得八坂庚申堂就在附近,不然就能親賭身代猿結實累累(!?)的景象了
行經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寧寧於慶長10年(1605年)秀吉逝世後建立的高台寺
曉得高台寺櫻花已落,便沒動力掏錢(¥600)入內
只在經過高台寺下方的寧寧之道拍照留念
誤打誤撞來到開頭提到的茶寮都路里,好奇探頭,竟半隻蚊子都沒有,大喜
瞬間有衝一下的衝動,罷特!
頭腦轉轉,就曉得為啥沒人排隊,因為當時已飄起細雨,氣溫驟降
在門口猶豫良久,不想重蹈行程第二天冷到快死掉的覆轍,終就決定放棄
洛匠到底在哪裡?迷惑之間,知名的石塀小路出現眼前
沿高檔料亭蜿蜒伸展的石塀小路
以其石坂步道及黒格窗櫺形塑出的京都風情最是迷人,罷特 - -
沒想到那麼短啊!赫然離開小路範圍,半晌回不過神
午後一點半,終於到洛匠
運氣真好,入內時臨庭景的大好位置空著,鯉魚就在身邊
不久,雨勢加大,悠閒賞景兼躲雨
筆記上寫著的洛匠招牌是草わらびもち與抹茶蜂蜜蛋糕
遍尋不著蜂蜜蛋糕,無奈,只能點兩份蕨餅
寫文時研究菜單,赫然發現當時還不曉得的事 - -
蜂蜜蛋糕日文是カステラ(かすてら)!!
捧由啊,這四(八)的字要好好背起來蛤~(悔恨按眼角)
點餐完畢,外出逛庭院
佔地兩百坪的洛匠乃具庭池的獨棟建築
庭園講究不說,碩大鯉魚優游其中的池子清澈見底,風情萬千
坐在戶外好,透過清亮的落地格子窗欣賞庭景倒影交融的格放畫面,也好
回到座位,喝口落座後送上壺水先
單點蕨餅附贈的茶品,即便無料,仍維持京都茶一貫的溫潤甘醇
(↑草わらびもち,單點¥700,搭配抹茶套餐價¥900)
一樣是蕨餅,比起老松,洛匠更令我倆喜愛
嚐來像綿軟的麻糬,非常好入口
餘韻漾著淡雅的清香,佐以微甜的黃豆粉表現出樸實的甜蜜
其實不能算便宜的,但跟老松1260頭羊的蕨餅相比簡直是佛心價
啥?您說感受到某人的怨念來著?
(↑抹茶,單點¥600,搭配草わらびもち套餐價¥900)
喝得出洛匠的抹茶非常醇厚,罷特!
也就是因為這杯抹茶,深刻明白自己真真不好此道
沒衝宇治果然是大正解(雙手合十)
(↑甘酒,¥500)
記得讀過壽岳章子的作品,說她小時候最愛在文の之助茶屋吃麻糬配甜酒
雖非身處文の之助茶屋,細雨紛飛乍暖還寒的初春來杯甘酒光想就很溫暖
到底什麼是甘酒呢?帶著期待的心情掀開杯蓋,哈,原來就是甜酒釀
望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雨,在暖氣充足的室內喝著甜暖的酒釀,一整個幸福啊!
完食心得:
或許是因禍得福?
飄雨的天氣阻擋遊人興致,得以輕鬆坐享鄰近庭院的大好位置
工作人員不管年長或年輕,都帶著親切的笑容,溫柔恬靜,不疾不徐
輕啜樸實純粹的甜點茶品,很快地戀上悠閒的京都和菓子時光,是說~
下次再訪,絕對不會忘了カステラ!(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