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7/17 PM6-11八坂神社到堀川通之間的四条通禁行車輛,形成「步行者天国」(行人徒步區)
向來遊記都會依時間序寫
畢竟遊記主要是為自己而寫,照時間先後排序,差不多就是日記的意思
然而,此趟行程重點之一在於有京都夏季風物詩之稱的祇園祭
真照時間寫,恐怕要等到冬天祇園祭才有出頭天
於是乎,決定先把關西單人旅中比較重要的幾篇文章寫完,再回頭記錄北海道
遊記第一篇,就從祇園宵山開始吧(來賓請掌聲鼓勵)
一生必訪的京都祇園祭
除了7/17山鉾巡行前祭,時間許可,建議連祇園宵山一塊兒攻下
日文「宵山(よいやま)」,指「本祭前晚的祭典」
祇園宵山,是7/14的宵宵宵山、7/15的宵宵山及7/16的宵山的統稱
據說真正的京都人至多參加7/14的宵宵宵山,最熱鬧的宵山就讓觀光客去擠
那麼,就讓我來當個盡責的觀光客吧(笑)
7/16ㄆㄤˇㄆㄤˋ從關空搭華航返台,我則開始了關西單人旅
市巴士一日券派不上用場,當天活動範圍就是河原四条町,雙腳無敵
漫步到新京極,一方面是為之後的行程確認店家位置,再者正好欣賞熱鬧的祭典景致
你問新京極有啥景致好看?
有的有的,穿和服、浴衣的櫻花妹超多
不是觀光客和服體驗喲,而是日本女孩兒為了祭典的盛裝打扮
先在新京極入口不遠、錦天滿宮附近的田丸印房挑個舞妓印章當伴手禮
雖說田丸印房不能拍照、沒圖沒真相
有機會經過不妨逛逛,有許多田丸印房獨創的圖樣,送給印章迷朋友肯定不敗
再來,就是除了祇園祭外的重點 - -
京都貓頭鷹森林
偷偷告訴你 - -
為了確認貓頭鷹森林的營業方式,向內走去
走出該建築,意外遇上八坂神社(祇園祭主辦神社)祇園太鼓領軍的舞獅
雖然在北海道時超不順,來到關西一整個lucky(雙手比愛心)
當舞獅把小朋友嚇得罵罵號的摸門特我笑到眼淚都流出來了哇哈哈哈哈哈~~~(我沒同情心我掌嘴)
祇園宵山到底有什麼?讓我們先看看下列照片再來歸納
山鉾巡行永遠的No. 1,長刀鉾
山鉾巡行永遠的No. 5,函谷鉾
典故出自中國舜帝太平之治的雞鉾
唯二保留山鉾最初型態的綾傘鉾
以神功皇后懷孕時乘船渡海親征朝鮮新羅王國為主題的船鉾
發現這些照片有什麼共通之處了嗎?
第一:可上山鉾參觀
第二:有很多周邊商品可買(文創概念無誤)
其實真正山鉾巡行時,很難近距離看清山鉾的細節
趁著宵山,可以好好欣賞
如果想登上山鉾也沒問題,因為宵山這幾天,除了北觀音山,所有山鉾都開放拜觀
或許要付拜觀費,或許要購買厄除粽(ちまき)當門票
然而,即便是大喊女男平權的21世紀,長刀鉾、放下鉾女性仍不能登鉾
不是不想登鉾,但聽聞約莫要排一小時才能順利登上
想想,還是遠觀不要褻玩好惹(!?)
至於周邊商品嘛除了御守拭手巾,最熱門的當屬厄除粽(ちまき)
厄除粽不是能吃的粽子,而是懸掛於玄關的掃帚狀(!?)粽葉編織物
寫著「蘇民將來之子孫也」的厄除,翻成白話文就是:蘇民將來是我阿祖啦
緣由可追溯至素戔鳴尊(八坂神社主祭神,來自印度的牛頭天王)
素戔鳴尊行旅途中尋覓下榻處,給富裕的哥哥巨旦將來拒絕,貧窮的弟弟蘇民將來卻熱情招待
素戔鳴尊因而承諾會永遠保佑蘇民將來的子孫
這段故事在去年京都紫陽花行時在夏越祓鑽大茅輪時研究過
現在看來,分外親切
不同山鉾因為主祭神不同,厄除粽也有不同功效
好比船鉾安產、保昌山結緣、油天神山求學問、郭巨山求財
提醒您!從7/14開始販售的除厄粽可是限量商品,看到喜歡請趕緊下手
別像我,在人潮中擠了一兩個小時終於來到月鉾發現厄除粽要價千円想想不如回頭買老大哥長刀鉾的?
好不容易游回長刀鉾才想起啊啊啊一開始逛的時候就賣完惹(仆跪。暗燈。)
再沒時間與體力在洶湧人潮中奮戰一小時回月鉾買粽子
只能按掉眼角的淚水,默默回飯店睡覺這樣…
對了,說到販售商品,有的山鉾打美女牌,有的打小童牌
印象最深刻的是郭巨山,女娃兒們根本掏心掏肺孟姜女式地大喊:
「ち!ま!き!い!が!か!で!す!が?」
(「來!個!厄!除!粽!如!何?」)
其情可憫(誤)其情可嘉(無誤),差點不顧山車之樸素殘殘給它敗下去(噗)
六點後,八坂神社到堀川通之間的四条通禁行車輛,形成「步行者天国」(行人徒步區)
很多路線只能單向行走
造成最遠的距離就是「山鉾在對面卻得在人潮裡擠上老半天才能抵達」
筆記上註記非看不可的月鉾分明在四条室町通上
卻在開始漫步的一個半小時後終於抵達
御神燈上宛如水波蕩漾的「月」字形看了就好療癒
和菓子老舖龜屋良長為月鉾特製的祇園祭干菓子也是極佳的伴手禮
以為宵山就醬?當然不!
在祇園宵山的這幾天會有許多攤販炒熱氣氛
對自幼走跳夜市人生的咱們台灣人來說或許不算特別
然而,對沒有夜市、攤販也不多見的日本人來說,祭典攤販很有魅力
這就是為什麼日劇裡常出現女孩兒穿浴衣逛祭典屋台的畫面
六點後步行者天國模式啟動
平時車水馬龍的四条通,化身成吃喝玩樂放題的天堂,天國無誤
看到喜歡請下手,因為 - -
回頭,太難(張學友歌聲響起)
玩耍心得:
看山鉾、看堅持千年的傳統
看屋台,看歡樂的人影攢動
在湛藍夜色中閃閃發光的御神燈,更是迷幻到無以復加
可以參與如此盛況,當個盡責的觀光客,也沒什麼不好(笑)